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2014-07-17 来源:网络 阅读: 4904次
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页1]
作者:包咏梅
三伏天穴位贴敷 治疗是中医“冬病夏治 ”的特色疗法[1],方法简便且疗效显著。此法为人体阳气最旺的节令+中医经络理论+精典的药物组方+相关的护理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激发人体的正气及抗病能力,扶正祛邪,调扶阴阳,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目的。
1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 是指一些冬季发作较剧烈、频繁的疾病,夏天气候暖和,病情缓解,这时就可不失时机地适当采用一些治疗方法,如内服和外用中药、针灸治疗等,以补益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预防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症状的一种方法。
简单地说,也就是在夏季的时候治疗冬季常见病和多发病。三伏天贴敷治疗是以“冬病夏治 ”为理论依据,有其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我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冬病夏治 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少腹痛,胃脘痛,哮喘,咳嗽,反复感冒,鼻鼽,慢性泻泄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 用药和方法
药物选取细辛、元胡、白芥子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膏状。做成直径为3 cm、高约1 cm的圆形药饼。
敷贴时间: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
取穴:不同疾病一般取穴如下,并根据病情加减穴位。
哮喘:哮喘穴、风门、肺俞,严重者加心俞、膈俞;
过敏性鼻炎:风门、肺俞、鼻炎穴(大椎旁1寸上2寸);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穴、风门、肺俞;
慢性胃炎:脾俞、胃俞、中脱;
慢性腹泻:天俞、脾胃俞、大肠俞。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所选穴位,先用姜片涂擦局部穴位,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胶布过敏者用纱布覆盖块状药膏于局部),成人一般贴3~6 h,儿童1~2 h,连续3年为一疗程。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