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灸
2014-07-16 来源:网络 阅读: 3236次
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灸[页1]
资料来源:李本强新浪博客
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冬病夏治 正当时,这也是我们为广大朋友做好艾灸的又一个良好时机。
冬病夏治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 ,是指对一些因阳虚、外感六淫之邪而导致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阳气旺盛,病情有所缓解。
为何冬病夏治
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就已经形成或存在,只是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之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体内病邪不至于肆虐;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遂使潜伏体内病邪蓄势而起。
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阳气在表,夏季养生宜以养阳为主,此时毛孔开泄,运用艾灸方法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因而,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寒性疾病,应当从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
另外,某些冬寒性疾病在冬季治疗时,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夏季及时调治,借阳气旺盛助药性之力,则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 ”的作用机理
“冬病夏治 ”的原理,归结起来有两条。
第一是,针对寒邪疾病。寒邪可以概括的说是:风、寒、暑、湿、燥、火,也即中医中的 “六淫”,以寒微例。刚刚立春,或者换季的时候,空气内多是寒性,人们容易着凉感冒,患有关节炎的容易诱发,哮喘疾病等也在遇寒之后而加重。
第二是针对虚寒体质。这类人群,多是先天不足,后天补养不够,导致身体内阳气偏弱,时间久了,脏腑机能欠佳,身体内有水湿,从体型上看,多是偏胖,但体格并不强壮,而是较弱;看起来面色血色不够,偏白,饮食上食量较小;生活上多畏寒喜热,性格喜静少动,精力不旺盛,动作迟缓,容易生病等。
虚寒体质的人群,容易反复感冒、食古不化而患有慢性胃炎、御寒不当而患上肩周炎、风湿、冻疮、手足发凉等,追根到底都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不足,外邪侵入而发病。
对于这两类,进行夏治,就非常好。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较为充沛,能帮助身体发挥和吸收药力,使体内内的凝寒之气得到化解,做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身体气血旺盛,畅行无阻,达到扶阳、卫气,提高免疫力,从而改善寒、虚,冬天发病的状态,且事半功倍。
现代研究也证明,药物敷贴、艾灸、刮痧等各种方法能刺激人体穴位,利于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身体的肺部能产生相关的物理、化学影响,直接或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保健祛病的好方法。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