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气色望诊技术|道医诊断学
2013-10-09 来源:网络 阅读: 16738次
面部气色望诊技术|道医诊断学[页1]
面部气色望诊 技术
空净
望诊 ,分为眼望和心观两大层次,一般内修者只能掌握双眼之望诊 。望形分析五脏六腑的盛衰,掌握生命力强弱的总格局;望色望气的生灭、散聚、深浅、浓淡变化,诊断疾病的生成与转归。修炼有成、心中无物者,则可以达到心观而诊,一眼望穿,洞察脏腑,观人如翼。近望其身,远观其因,本因、内因、外因一望而知。
自然界有太阳、月亮光照万物,人体上有双眼视外观内;自然界有四季的交替变化,人体有四肢的运动;自然界有金石点缀大地,人体上有筋骨支撑形体;自然界有山川耸立显秀,人体有五官均称透美;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人体内有肺、肝、肾、心、脾五脏。
人生于自然天地之间,不出五行 之外。肺金、肝木、肾水、心火、脾土,各有所对应性的属性,五脏是生命形体的根本。五脏外窍于五官,鼻、眼、耳、舌、口五官是五脏的外苗。面部五官气色的显现,都是内五行 生机变化的结果。
望气色是一门专门的精深的学问,世间各种各样的异术,惟有气色最能反映它们内在的性质,凡事物能望透其气色,则不难识穿本来面目。常人的眼光,一般难以观察真实和准确的气和色,特别是气的变化。
前人常言“望色容易观气难”,其实望色也非易事,色乃万物之苗,是万物外在的显现,透过色就能知其实质。望色观气必须经过师传,得诀后再经修炼,才能掌握方法。并且在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判断准确,不至于错谬。
五色之中,红赤紫色,属火,它是心之苗;青色属木,是肝之苗;黄色属土,是脾之苗;白色属金,是肺之苗,黑色属水,是肾之苗。
望色观气的技术,分为两大系统,一曰气,二曰色。
先望骨骼正均,识五脏六腑先天和后天的足与缺。次辨识气色定脏器的荣枯。面部气色都是五脏六腑的余光显现,所以才产生面部金木水火土的详细分类。色为苗,气为根。凡是看根得先看苗。望诊 必先望色,气在里,色在外,皮肤上的浮亮是光不是气,不能混淆。
气无色不验,色无气不灵。宁可有气无色,不可有色无气。面部的气一般在凌晨、清晨的3点至7点钟最显而易见,9点至13点开始分散,到下午15点至19点就朦胧满面,不易观察判断。一般先学望色,后学观气,逐步深入,全面掌握。
五脏六腑共生的精、气、神三元,是健康的本源。神清、气足、色鲜明,必然健康长寿。我国最早的望诊 论述,见于《素问 》,只是其中文字精炼,无师传不易解读。虽然国内古今注诠者不乏其人,但许多都不算准确。为了使大家能够“数典”,博通经典。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