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协调身心灵?|萧望野
2017-02-01 来源:网络 阅读: 4998次
如何帮助孩子协调身心灵?|萧望野[页1]
自我协调身体·精神·灵心
萧望野/文
当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这里的小孩就好象失去了“自我”的指引。他们显出没有被满足的渴望来,尤其是室外自由活动的时候。虽然这里的自然完美而丰富。可是孩子们却没有探索的热情。他们或无意识地疯狂,或百无聊奈地坐在一边。
他们告诉我,他们不喜欢在外面玩,而是喜欢在教室里学习。观察以前那些按照传统课程上课的小孩,他们也愿意坐在教室里上课整整45分钟。
我想,不是课程吸引他们,而是“自我”被指引的满足。他们需要一种超越大自然(无意识状态)而存在的需求。他们的内在需要受一种更高级的本能的指引。这种本能是通过“自我”而发挥的,又通过“工作”(也是运动,甚至是一种工作形式,比如模仿织毛衣,可以有毛线或没有毛线,而不一定要有实质的过程和结果),把“自我”表达出来。
越原始的大自然越“吸”走人类的意识,而“自我”又不断地提醒他们要长大,唤醒他们沉睡的意识。如果没有满足这种自我要发挥意识的长大,小孩就会空虚、无助、疯狂、乱。
在室内的时间里,我曾一度被孩子们无法做“自由创想工作游戏”而担忧。这个时间里,他们无序、杂乱,还会出现突然的空虚。我曾以为是他们是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模仿的环境,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不良。虽然有这些原因,可是如果他们的“自我”受到更高级的本能的指引,这些坏的习惯就会消失掉。
例如,在积木区的小孩就明显地表现出安宁、充实的工作状态。从他们创造的积木组合来看,也展现了他们的“自我”。
这让我想起了蒙台梭利的教具,我突然理解了她。我相信,“蒙”的初衷绝不是为了开发智力(虽然,结果也包涵了这个结果),而是这种教具引导了小孩的“自我”被更高级的本能指引。
如果,我也使用蒙氏教具,我认识到,的确,小孩的精神、行动都会协调起来。所谓的纪律问题也会自然解决。
可是,有的教具所体现的意识会不会太强?强过了小孩要从相对的无意识状态(0-2岁半)棗第一个自我意识苏醒(也就是2岁半左右的叛逆期)棗6岁(意识越来越强)棗9岁(意识从环境中独立)这样的渐渐醒来的过程。
为了要通过工具引导小孩的自我协调好他的身体(行动、意志)、内在(精神、灵心范围),又要避免“智力”的过早开发(并不是说反对智力的自然发展,而是避免“智力”的过早开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比如,意志、情感与智力的不平衡。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