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物质原型|容建平
2013-09-16 来源:网络 阅读: 3606次
五行的物质原型|容建平[页1]
如果五行 的物质性基础原型在大自然中存在,那么它们是几种怎样状态的物质呢?在追溯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研究一下现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些认识。
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上,有一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气候环境,大自然有时风和日丽,有时雷雨交加,有时风起云涌,有时晴阴不定,有时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有时烈日当空热浪迫人,为了让人们在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中正常地进行各种活动,人们运用了最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进行预测。
在现在的广播电台或者电视节目,都毫不例外地有这样的公益事项,这就是无偿地向公众预报气象变化情况。如果注意一下气象预报的内容,就会发现,有三项指标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风力。
在这三项内容中,温度一般以温度计显示的度数来表达,风力也以风力计的显示状态来表示,但湿度的表达就丰富多彩一些,出除了用干湿度计的显示的度数来表达外,还再以晴天、雨天、阴天、大雾等状态来表达,当人们掌握了未来气象变化的温度、湿度、风力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气候变化状态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形式。
如果问,气象预报中的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科学性内容,是谁首先发明的呢?可能大部分都认为,这必然是外国人的发明创造,因为现代气象学说是由外国传入到中国来的,气象预测也是外国人创造出来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气象中的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科学知识,是由中国人的祖先们首先发明的。
早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就已经知道温度、湿度、风力这三项自然气象指标的重要意义所在,知道这三项指标内容对人类生理的重大影响,于是它们将由这三项气象变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记载下来,并创造出一套以气象因素的性质结构为主体,以人对自然的感受反应为重点的科学理论,五行 理论,首先就是一套以温度、湿度、风力相互关系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的理论。
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温度、温度、风力,怎么会成为了五行 理论的知识呢?
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温度、湿度、风力三项内容,是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来确定,不同的是,古代人对这三项内容的确定,是以人体的感觉来感受,以机械设备为检验主体,优点是对温度、湿度、风力会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度数显示,缺点是但不会有寒冷或炎热的感觉,没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以人体感觉为检验主体,缺点是没有精确的度数显示,优点是有寒冷或炎热感觉,有干燥或湿润的感觉,有风大与风小的感觉,就是凭人体的感觉,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存在有热气、冷气、湿气、燥气、和风这五种不同的物质状态,人们称这五种感觉到的自然物质状态为“五气”,简称为风、寒、湿、燥、火。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