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道德九九
生命认知
身密修持
潜能开发
五运六气
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
辟谷学说
拍打拉筋
五明研究
佛教咒语
法师开示
克氏智慧
吸引法则
家居风水
办公风水
延生易学
周易讲座
拔罐刮痧
农历知识
海涛法师
南师讲座
宇宙奥秘
导引养生
叶曼讲经
六爻预测
老庄哲学
善人讲病
艾灸疗法
全站标签
生命科学
传统中医
道家修炼
佛学智慧
灵性觉醒
风水命理
易学研究
天文地理
自然疗法
如是我闻
国学文化
占卜预测
传统中医
:
五运六气
|
经络学说
|
黄帝内经
|
中医辨证
|
药食同源
|
中医诊断
|
中医教学
|
癌症治疗
|
女性健康
您的位置:
道德九九网
>>
传统中医
>>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本栏目辑录人体经络系统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内容,辑录经络图解资料及十二经络养生。
【经络学说】主题列表
十二经脉循行的十大要点
1.所有的阳经都与督脉会于大椎穴,这是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的主要理论根据;2.除足太阳经外,所有阳经都经缺盆,进入胸腹腔,而络属脏腑;3.会于巅顶的经脉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故巅顶痛多与上述经脉有关,特别是与足厥阴肝经关系最为密切;4.行经...[阅读全文]
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足厥阴肝经循行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阅读全文]
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足少阳胆经循行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额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阅读全文]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阅读全文]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阅读全文]
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足少阴肾经循行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阅读全文]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阅读全文]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阅读全文]
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手少阴心经循行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腑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欢迎手机访问 道德九九网-手机版 (www.daode99.com)
热门主题
(7929)
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7530)
十二经脉循行的十大要点
(7530)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5505)
络脉之别络、浮络及孙络
(4654)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3989)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3809)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3809)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十二经脉)
相关主题
(2989)
经络系统的组成
(3533)
《内经》以后的经络学说发展
(2538)
阴阳五行学说对经络学说的渗透和指
(2370)
古人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2620)
《内经》问世以前及《内经》中关于